词语吧>汉语词典>中秋帖的分词解释
zhōngqiūtiē

中秋帖

中秋帖读音为 zhōng qiū tiē。意思是:又名《十二月帖》。晋王献之尺牍,草书。原五行三十二字,后裁去二行,现三行二十二字。明董其昌刻入《戏鸿堂法帖》,所佚二行以《淳化阁帖》补入。此帖运笔爽利,如公箸画灰,连续无端末。清代作为“三希”之一,刻入《三希堂法帖》。

拼音zhōng qiū tiē

注音ㄓㄨㄙ ㄑㄧㄡ ㄊㄧㄝ

词语分解

中秋帖zhōng qiū tiē
词典解释
又名《十二月帖》。晋王献之尺牍,草书。原五行三十二字,后裁去二行,现三行二十二字。明董其昌刻入《戏鸿堂法帖》,所佚二行以《淳化阁帖》补入。此帖运笔爽利,如公箸画灰,连续无端末。清代作为“三希”之一,刻入《三希堂法帖》。
分词解释
尺牍:
①古代书写用的一尺长的木简:谁谓情可书,尽言非尺牍。
②书信:亲笔尺牍答之|不知道书信格式,找本尺牍看看。
三行:
1.祝酒三次。
2.三种德行。
爽利:
爽快;干脆;利落:办事爽利|爽利果决的口气|动作极其爽利。
中秋:
即“中秋节”:月到中秋分外明。
作为:
①行为;所作所为:他的这种作为危害了集体的荣誉。
②建树;成就:在事业上无所作为。
③可以做的事:大有作为。
④当做;做为:作为一名演员|作为会议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