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三汛的分词解释
sānxùn

三汛

三汛读音为 sān xùn。意思是:指春﹑夏﹑秋三季的涨水期。第一汛叫春汛,或名桃汛﹑桃花汛﹑桃花水,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。第二汛叫伏汛,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。第三汛叫秋汛,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。参阅清朱扆《河防志》卷五。

拼音sān xùn

注音ㄙㄢ ㄒㄩㄣˋ

词语分解

三汛sān xùn
词典解释
指春﹑夏﹑秋三季的涨水期。第一汛叫春汛,或名桃汛﹑桃花汛﹑桃花水,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。第二汛叫伏汛,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。第三汛叫秋汛,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。参阅清朱扆《河防志》卷五。
分词解释
涨水:
水位上涨。如:几天暴雨,小河开始涨水。
立秋:
交立秋节气;秋季开始:立了秋,把扇丢。
十日:
1.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,尧命后羿射落九日。
2.十干所表示的日子。
三季:
1.指夏﹑商﹑周三代的末期。
2.指春秋鲁昭公时的季孙氏﹑仲孙氏﹑叔孙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