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三桓的分词解释
sānhuán

三桓

三桓读音为 sān huán。意思是: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(仲孙)﹑叔孙﹑季孙都是鲁桓公的后代,故称“三桓”。文公死后,三桓势力日强,分领三军,实际掌握了鲁国的政权。

拼音sān huán

注音ㄙㄢ ㄏㄨㄢˊ

词语分解

三桓sān huán
词典解释
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(仲孙)﹑叔孙﹑季孙都是鲁桓公的后代,故称“三桓”。文公死后,三桓势力日强,分领三军,实际掌握了鲁国的政权。
分词解释
掌握:
①控制;主持:掌握主动|掌握政权|掌握分寸。
②了解、熟习并加以运用:掌握知识|掌握技术|掌握规律。
势力:
1.权力,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。
2.泛指政治﹑经济﹑军事等方面的力量。
3.方言。犹派头,架子。
4.犹势利。
后代:
①某一时代以后的时代:这些远古的事,大都是后代人们的推测。
②后代的人。也指个人的子孙:我们要为后代造福丨这家人没有后代。
仲孙:
复姓。春秋齐有仲孙湫。见《左传.闵公元年》。
大夫:
①古代官职名,位居卿之下,士之上。秦汉后有御史大夫、光禄大夫等,唐代以后称高级文职官阶为大夫。
②(dài-)宋代医官置大夫以下官阶,后以之称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