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三旌的分词解释
sānjīng

三旌

三旌读音为 sān jīng。意思是:1.指公﹑侯﹑伯三公。 2.三面旌旗。

拼音sān jīng

注音ㄙㄢ ㄐㄧㄥ

词语分解

三旌sān jīng
词典解释
1.指公﹑侯﹑伯三公。
2.三面旌旗。
分词解释
三面:
1.三个方向,三方面。
2.指传统戏剧中的丑角。
旌旗:
各种旗子:旌旗招展。
三公:
周代以司马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公,或以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为三公。西汉时以丞相(大司徒)、太尉(大司马)、御史大夫(大司空)合称三公。东汉时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合称三公,又称三司,总揽军政大权。唐宋沿用此称,已无实权。明清以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为三公,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。

sān ㄙㄢˉ
◎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◎ 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jīng ㄐㄧㄥˉ
◎ 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。又指普通的旗子:旌旗。旌铭(旧时丧礼,柩前书死者姓名的旗幡)。
◎ 表扬:旌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