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三司的分词解释
sān

三司

三司读音为 sān sī。意思是:各代所指不同。①东汉称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司。②唐代称御史大夫、中书、门下为三司。③唐代后期至宋代称盐铁、户部、度支为三司,统管国家财政,后废。④金代称劝农、盐铁、度支户部三科为三司,后废。⑤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挥使司、布政使司、按察使司合称三司。⑥清末以各省的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、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、提学使司合称三司。

拼音sān sī

注音ㄙㄢ ㄙ

词语分解

三司sān sī
词典解释
各代所指不同。
①东汉称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为三司。
②唐代称御史大夫、中书、门下为三司。
③唐代后期至宋代称盐铁、户部、度支为三司,统管国家财政,后废。
④金代称劝农、盐铁、度支户部三科为三司,后废。
⑤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挥使司、布政使司、按察使司合称三司。
⑥清末以各省的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、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、提学使司合称三司。
分词解释
盐铁:
1.盐和铁。亦指煮盐﹑冶铁之事。
2.见“盐铁使”。
民政:
广义指国家除对军事以外的一切社会事务的管理。狭义指国家对户籍、兵役、救荒等社会事务的行政管理。
后期:
某一时期的后一阶段:十九世纪后期丨抗日战争后期。
劝农:
1.鼓励农耕。
2.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,巡行乡间,劝课农桑,称劝农。
3.官名。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。
不同:
1.不相同;不一样。
2.不同意。
3.不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