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马家浜文化在词典中的解释
jiābāngwénhuà

马家浜文化

马家浜文化读音为 mǎ jiā bāng wén huà。意思是: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。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。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,故名。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,器形有钵﹑盆﹑罐﹑壶﹑豆﹑鬶﹑盉﹑釜﹑鼎和支座等。石器有斧﹑铲﹑刀等。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,种植籼稻,并饲养猪﹑狗等家畜,渔猎经济也很发达。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-前3700年。

繁体馬家浜文化

拼音mǎ jiā bāng wén huà

注音ㄇㄚˇ ㄐㄧㄚ ㄅㄤ ㄨㄣˊ ㄏㄨㄚˋ

词语解释

  • 1.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。是河姆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。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,故名。陶器以手制的夹砂和泥质红陶为主,器形有钵﹑盆﹑罐﹑壶﹑豆﹑鬶﹑盉﹑釜﹑鼎和支座等。石器有斧﹑铲﹑刀等。当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,种植籼稻,并饲养猪﹑狗等家畜,渔猎经济也很发达。其年代约为公元前4750-前3700年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马家浜文化
      1.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。因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而得名。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,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,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。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,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,距今7000余年的历史,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