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附子在词典中的解释

附子

附子读音为 fù zǐ。意思是: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﹐株高三﹑四尺﹐茎作四棱﹐叶掌状﹐如艾。秋月开花﹐若僧鞋﹐俗称僧鞋菊。叶茎有毒﹐根尤剧﹐含乌头碱﹐性大热﹐味辛﹐可入药。对虚脱﹑水肿﹑霍乱等有疗效。

拼音fù zǐ

注音ㄈㄨˋ ㄗㄧˇ

英语monkshood (Aconitum carmichaelii)​

德语Eisenhut-Knollen (S)​

词语解释

  • 1.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,株高三﹑四尺,茎作四棱,叶掌状,如艾。秋月开花,若僧鞋,俗称僧鞋菊。叶茎有毒,根尤剧,含乌头碱,性大热,味辛,可入药。对虚脱﹑水肿﹑霍乱等有疗效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附子 (毛茛科乌头属植物)
      1. 附子,又名乌头或附片,别名:草乌、盐乌头、鹅儿花、铁花、五毒,拉丁文名: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. 为毛茛科、乌头属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。主产于中国四川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,除去母根、须根及泥沙,习称“泥附子”。加工炮制为盐附子、黑附子(黑顺片)、白附片、淡附片、炮附片。属温里药。中药中“回阳救逆第一品”。功能主治:回阳救逆、 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治阴盛格阳,大汗亡阳,吐利厥逆,心腹冷痛,脾泄冷痢,脚气水肿小儿慢惊,风寒湿痹,踒躄拘挛,阳萎宫冷,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