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虞世南在词典中的解释
shìnán

虞世南

虞世南读音为 yú shì nán。意思是:虞世南(558-638)唐代书法家。字伯施,越州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官至秘书监,封永兴县公。世称“虞永兴”。工文辞,编有《北堂书钞》。精书法,与欧阳询、褚遂良、薛稷并称“初唐四家”。所书外柔内刚,笔致圆融而遒劲。有碑刻《孔子庙堂碑》等存世。

拼音yú shì nán

注音ㄩˊ ㄕˋ ㄋㄢˊ

英语Yu Shi'nan (558-638)​, politician of Sui and early Tang periods, poet and calligrapher, one of Four Great Calligraphers of early Tang 唐初四大家[Tang2 chu1 Si4 Da4 jia1]

德语Yú Shìnán - Dichter, Kalligraph und Maler der frühen Tang Zeit (Eig, Pers, 558 - 638)​

法语Yu Shi'nan

词语解释

  • 唐代书法家。字伯施,越州余姚(今属浙江)人。官至秘书监,封永兴县公。世称“虞永兴”。工文辞,编有《北堂书钞》。精书法,与欧阳询、褚遂良、薛稷并称“初唐四家”。所书外柔内刚,笔致圆融而遒劲。有碑刻《孔子庙堂碑》等存世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虞世南
      1. 虞世南(558年-638年7月11日),字伯施,汉族,越州余姚(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)人。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政治家,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、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。
      2.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,执着且向学。历仕陈、隋二代,官拜秘书郎、起居舍人。隋朝灭亡后,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。李世民灭窦建德后,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、记室参军、弘文馆学士,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,为“十八学士”之一。贞观年间,历任著作郎、秘书少监、秘书监等职,先后封永兴县子、永兴县公,故世称“虞永兴、虞秘监”。他虽容貌怯懦、弱不胜衣,但性情刚烈,直言敢谏,深得李世民敬重,被称为“德行、忠直、博学、文词、书翰”五绝。贞观十二年(638年),虞世南去世,年八十一。获赠礼部尚书,谥号“文懿”,配葬昭陵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,绘像凌烟阁。
      3. 虞世南善书法,与欧阳询、褚遂良、薛稷合称“初唐四大家”。日本学界称欧阳询、褚遂良、虞世南为“初唐三大家”。其所编的《北堂书钞》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,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。原有诗文集三十卷,但已散失不全。民国张寿镛辑成《虞秘监集》 四卷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