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胡桃在词典中的解释
táo

胡桃

胡桃读音为 hú táo。意思是:核桃。

拼音hú táo

注音ㄏㄨˊ ㄊㄠˊ

英语walnut

德语Walnuss (S)​

法语noix, noyer (arbre)​

词语解释

  • 落叶乔木,羽状复叶,小叶椭圆形,核果球形,外果皮平滑,内果皮坚硬,有皱纹。木材坚韧,可以做器物,果仁可吃,亦可榨油及入药。又称核桃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胡桃 (植物)
      1. 胡桃(拉丁学名 Juglans regia L. ),俗称核桃。乔木,高达20-25米;树干较别的种类矮,树冠广阔;树皮幼时灰绿色。奇数羽状复叶长25-30厘米,叶柄及叶轴幼时被有极短腺毛及腺体;小叶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。雄性葇荑花序下垂。雄花的苞片、小苞片及花被片均被腺毛;雄蕊6-30枚,花药黄色,无毛。雌花的总苞被极短腺毛,柱头浅绿色。果序短,杞俯垂;果实近于球状,无毛;果核稍具皱曲,有2条纵棱,顶端具短尖头;隔膜较薄,内里无空隙;内果皮壁内具不规则的空隙或无空隙而仅具皱曲。花期5月,果期10月。
      2. 产于中国多省地。分布于中亚、西亚、南亚和欧洲。生于海拔400-1800米之山坡及丘陵地带,中国平原及丘陵地区常见栽培。种仁含油量高,可生食,亦可榨油食用;木材坚实,是很好的硬木材料。它与扁桃、腰果、榛子一起,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。
      3. (概述图片来源:)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