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篆书在词典中的解释
zhuànshū

篆书

篆书读音为 zhuàn shū。意思是:①字体名。大篆和小篆的统称。大篆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,故也称“籀文”或“籀书”,广义的大篆又指甲骨文、金文及春秋战国时各国通行的文字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实行文字统一,以小篆为正字,也称“秦篆”。篆书字体偏长,多用圆笔。②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所立六书之一,即“小篆”。

繁体篆書

拼音zhuàn shū

注音ㄓㄨㄢˋ ㄕㄨ

词语解释

  • [seal character]汉语字体之一。有大篆和小篆之分。大篆即金文,又称镏书;小篆为秦统一后规定的书体写法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篆书
      1. 篆书是大篆、小篆的统称。笔法瘦劲挺拔,直线较多。起笔有方笔、圆笔,也有尖笔,手笔“悬针”较多。大篆指金文、籀文、六国文字,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。小篆也称“秦篆”,是秦国的通用文字,大篆的简化字体,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、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