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白粮在词典中的解释
báiliáng

白粮

白粮读音为 bái liáng。意思是:明清时在江南五府所征供宫廷和京师官员用的漕粮。

繁体白糧

拼音bái liáng

注音ㄅㄞˊ ㄌㄧㄤˊ

词语解释

  • 1.见白粮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白粮
      1. 白粮是明清时期在江南五府所征课供宫廷和京师官员用的额外漕粮,为田赋附加。明初都南京,规定宫廷用白熟粳、糯米17万余石,各府部官员用糙粳米44 000余石(内各有折色8 000余石) ,就近向苏州、松江、常州、嘉兴、湖州五府征收,并由粮长解运京师,运输费用和途中损耗,由纳粮户均摊,称为白粮。清代向江浙额征白粮,额99 000石,分运京、通二仓,备分交内仓并酒醋面局、光禄寺及支发王公百官廪禄之用。清征白粮,虽免除民运但另加耗米和运费。康熙三年(公元1664年) ,行折征,折价高于市价三四倍,耗米、运费又不免除,一石的折价往往等于市价5石以上。乾隆、嘉庆间(公元1736—1820年) ,调整征额,部分白粮改照一般漕粮办法征收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