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燕云十六州在词典中的解释
yànyúnshíliùzhōu

燕云十六州

燕云十六州读音为 yàn yún shí liù zhōu。意思是: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赂契丹,借契丹力以建立后晋王朝。十六州为:幽﹑蓟﹑瀛﹑莫﹑涿﹑檀﹑顺﹑新﹑妫﹑儒﹑武﹑云﹑应﹑寰﹑朔﹑蔚,约当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地区。

繁体燕雲十六州

拼音yàn yún shí liù zhōu

注音ㄧㄢˋ ㄧㄨㄣˊ ㄕㄧˊ ㄌㄧㄨˋ ㄓㄡ

词语解释

  • 1.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赂契丹,借契丹力以建立后晋王朝。十六州为:幽﹑蓟﹑瀛﹑莫﹑涿﹑檀﹑顺﹑新﹑妫﹑儒﹑武﹑云﹑应﹑寰﹑朔﹑蔚,约当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地区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燕云十六州
      1. 燕云十六州,即今北京、天津北部(海河以北),以及河北北部地区、山西北部地区。失岭北(王维诗中都护在燕然的燕然都护府)则必祸燕云,丢燕云则必祸中原。燕云十六州又称“幽蓟十六州”,“燕云”一名最早见于《宋史·地理志》。
      2. 包括燕(幽)、蓟、瀛、莫、涿、檀、顺、云、儒、妫、武、新、蔚、应、寰、朔,共十六州。幽、蓟、瀛、莫、涿、檀、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,其余的云、儒、妫、武、新、蔚、应、寰、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,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之于南方犹如岭北行省之于北方,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,易守难攻,地缘战略价值巨大,元朝称之为腹里。
      3. 公元936年,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(后唐河东节度使)反唐自立,向契丹求援。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,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。天福三年(938年),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,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,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。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