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春兰在词典中的解释
chūnlán

春兰

春兰读音为 chūn lán。意思是:植物名。兰科,多年生草本,叶丛生。春季开花者称春兰。

繁体春蘭

拼音chūn lán

注音ㄔㄨㄣ ㄌㄢˊ

词语解释

  • 1.植物名。兰科,多年生草本,叶丛生。春季开花者称春兰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春兰 (兰科兰属地生植物)
      1. 春兰(学名:Cymbidium goeringii (Rchb. f.) Rchb. f.),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。又名朵兰、扑地兰、幽兰、朵朵香、草兰,是中国兰花中栽培历史最为悠久、人们最为喜欢的种类之一。植株一般较小,假鳞茎较小,卵球形。
      2. 叶带形,边缘无齿或具细齿。花多单朵或两朵,不出架;花色以绿色、淡褐黄色居多,花幽香。蒴果狭椭圆形,花期1-3月。生于多石山坡、林缘、林中透光处,海拔300-2200米,在中国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。生于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半岛南端等。广义的春兰还包括豆瓣兰、莲瓣兰、春剑,它们的主产地多在大西南各省区,植株花朵各有特色。
      3. (概述图片参考资料:)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