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帖学在词典中的解释
tièxué

帖学

帖学读音为 tiè xué。意思是:①研究、考证法帖的源流、摹刻优劣、拓本先后以及书迹真伪和文字内容的学问。②崇尚法帖的书法派别。与“碑学”相对。即推崇魏晋唐宋各书法名家书风体系的学派。碑学兴起后,有人称碑学为北派,帖学为南派。

繁体帖學

拼音tiè xué

注音ㄊㄧㄝˋ ㄒㄩㄝˊ

词语解释

  • 研究考订法帖的源流和优劣、拓本的先后好坏以及书迹的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一门学问。
    1. 以宗尚·王羲之王献之以下诸帖的书派,与“碑学”相对。

      网络解释

      • 帖学
        1. 帖学,是指研究法帖的源流优劣以及书迹的真伪等的一门学问,也是指崇尚魏晋以下法帖的书法学派,与“碑学”相对。帖学有“学晋”“晋唐行草小楷”“主要学阁帖”等三种基本含义。其发端建立在北宋时期《淳化阁贴》的辗转翻刻传拓的基础上,其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墨本与刻石的拓片或拓本。帖学以手札、书信为主,多忠实于原迹,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书作者的原本写字风格。

  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