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崇文馆在词典中的解释
chóngwénguǎn

崇文馆

崇文馆读音为 chóng wén guǎn。意思是:官署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三年,于东宫设崇贤馆,至高宗上元二年,避太子李贤讳,改名崇文馆。设学士,掌经籍图书,教授生徒;设校书郎,掌校理典籍。参阅《新唐书。百官志四上》。

繁体崇文館

拼音chóng wén guǎn

注音ㄔㄨㄙˊ ㄨㄣˊ ㄍㄨㄢˇ

词语解释

  • 1.官署名。唐太宗贞观十三年,于东宫设崇贤馆,至高宗上元二年,避太子李贤讳,改名崇文馆。设学士,掌经籍图书,教授生徒;设校书郎,掌校理典籍。参阅《新唐书。百官志四上》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崇文馆
      1. 崇文馆,原为崇贤馆(唐朝官署名),为唐代“六学二馆”之一。六学二馆,唐代中央官学制度,六学指国子学、太学、四门学、律学、书学、算学,隶属国子监,是唐朝最高学府;二馆指弘文馆、崇文馆,设学士二人及校书郎各二人,掌经籍图书,校理书籍。
      2. 贞观十三年(639年),唐太宗设置崇贤馆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