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岳阳楼在词典中的解释
yuèyánglóu

岳阳楼

岳阳楼读音为 yuè yáng lóu。意思是: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上。始建于唐代,宋代滕子京重修。以范仲淹所作《岳阳楼记》闻名。主楼三层,通高20.35米,黄色琉璃瓦顶,气势雄伟。已辟为公园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繁体岳陽樓

拼音yuè yáng lóu

注音ㄩㄝˋ ㄧㄤˊ ㄌㄡˊ

词语解释

  • 湖南省·岳阳市西门古城楼。相传三国··鲁肃在此建阅兵台,·开元四年(公元716年)中书令张说谪守巴陵(即今岳阳市)时在旧阅兵台基础上兴建此楼。主楼三层,巍峨雄壮。登楼远眺,八百里洞庭尽收眼底,为古今著名风景名胜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岳阳楼 (“江南三大名楼”之一)
      1.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,下瞰洞庭,前望君山,自古有“洞庭天下水,岳阳天下楼”之美誉,与湖北武汉黄鹤楼、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“江南三大名楼”。1988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      2. 岳阳楼主楼高19.42米,进深14.54米,宽17.42米,为三层、四柱、飞檐、盔顶、纯木结构。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,周围绕以廊、枋、椽、檩互相榫合,结为整体。
      3. 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,其独特的盔顶结构,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。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《岳阳楼记》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