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太阳黑子在词典中的解释
tàiyánghēi

太阳黑子

太阳黑子读音为 tài yáng hēi zǐ。意思是: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的暗黑斑点。因比周围温度低1000太阳黑子2000°c,与光球相比显得比较暗淡而得名。多呈椭圆形。直径从上千千米至几十万千米。生存时间平均约一天,少数可生存数月甚至一年以上。黑子数的多寡平均以十一年为周期。大黑子群出现后,地球上常发生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现象。

繁体太陽黑子

拼音tài yáng hēi zǐ

注音ㄊㄞˋ ㄧㄤˊ ㄏㄟ ㄗㄧˇ

词语解释

  • 也叫日斑或黑子。太阳表面的气体旋涡,温度较邻近的区域稍低,从地球上看像是太阳表面上的黑斑,故称太阳黑子。太阳黑子有很强的磁场,因此会影响地球上短波无线电通讯。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太阳黑子 (自然现象)
      1. 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,它是磁场聚集的地方,这就是太阳黑子。黑子是太阳表面可以看到的最突出的现象。一个中等大小的黑子大概和地球的大小差不多。
      2. 黑子的形成和消失要经历几天到几个星期不等。当强磁场浮现到太阳表面,该区域的背景温度缓慢地从6000摄氏度降至4000摄氏度,这时该区域以暗点形式出现在太阳表面。在黑子中心最黑的部分被称作本影,本影是磁场最强的区域。本影周围不太黑、呈条纹状的区域被称为半影。黑子随太阳表面一起旋转,大约经过27天完成一次自转。
      3. 长期的观测发现,黑子多的时候,其他太阳活动现象也会比较频繁。黑子附近的光球中总会出现光斑,黑子上空的色球中总会出现谱斑,其附近经常有日珥(暗条)。同时,绝大多数的太阳爆发活动现象也发生在黑子上空的大气中。因此,从太阳大气低层至高层,以黑子为核心形成一个活动中心——太阳活动区。黑子既是活动区的核心,也是活动区最明显的标志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