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太卜在词典中的解释
tài

太卜

太卜读音为 tài bǔ。意思是:官名。为殷六太之一。周时属春官﹐为卜官之长。秦汉有太卜令。北魏有太卜博士。北齐有太卜局丞。北周有太卜大夫。隋唐设太卜令。宋以太卜隶司天台﹐不置专官。参阅《通典.职官七》﹑《续通典.职官七》。

拼音tài bǔ

注音ㄊㄞˋ ㄅㄨˇ

词语解释

  • 1.官名。为殷六太之一。周时属春官,为卜官之长。秦汉有太卜令。北魏有太卜博士。北齐有太卜局丞。北周有太卜大夫。隋唐设太卜令。宋以太卜隶司天台,不置专官。参阅《通典.职官七》﹑《续通典.职官七》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太卜
      1. 太卜,周朝叫大卜,官阶下大夫,掌阴阳卜筮之法,通过卜筮蓍龟,帮助天子决定诸疑,观国家之吉凶。太卜掌三兆之法、三易之法、三梦之法,无论是国家祭祀、丧事、迁都、征伐,都必须参考太卜在太庙的占卜。除夕夜,太卜令帅侲子于宫中大傩。太卜在汉朝是九卿之一的太常卿的属官。唐朝太常寺下设太卜署,太卜属的最高长官为太卜令,正八品下,其副官两名曰太卜丞,正九品,卜博士二人。从九品下。属下包括卜正、卜师、男巫、女巫、卜博士、卜生、筮生。日本阴阳师则来自太卜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