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天师在词典中的解释
tiānshī

天师

天师读音为 tiān shī。意思是:①古代称有道术者。据《庄子.徐无鬼》载,黄帝称襄城童子为“天师”。②东汉时称“传道者”。《太平经》卷三十五:“今天师为王者开辟太平之阶路,太平之真经出。”③指天师道(即五斗米道)创始人张道陵和他的子孙。公元307-312年间,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移居龙虎山(今江西贵溪境内),尊张道陵为“正一天师”,后世对他和他的子孙因有“张天师”的称号。

繁体天師

拼音tiān shī

注音ㄊㄧㄢ ㄕㄧ

词语解释

  • [Taoist master]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传衣钵的人,被选为道教的首领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天师 (对有道者的尊称)
      1. 天师: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师。天师原是道家始祖——轩辕黄帝对老师岐伯的尊称。
      2. 后世有道者有称天师的,如东汉葛玄天师,东晋许逊天师,北魏寇谦之,南朝陆静修,唐杜光庭,宋萨守坚等高道大德。
      3. 在古代小说中,天师通常有起死回生、治病救人的本事,深受百姓爱戴。而道教创始者祖天师张道陵的子孙,亦承袭天师大真人这一称号。天师之名,始见于《庄子 徐无鬼》文日:「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。」实指尊敬之辞,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。李膺《蜀记》称张陵入鹤鸣山,自称天师。北魏有寇天师(谦之),刘宋有陆天师(修静),唐有杜天师(光庭),宋有萨天师(守坚)等等。「天师」之号始称张道陵的,最早见于《晋书 郝超传》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