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十二诸侯在词典中的解释
shíèrzhūhóu

十二诸侯

十二诸侯读音为 shí èr zhū hóu。意思是:1.指春秋时鲁﹑齐﹑晋﹑秦﹑楚﹑宋﹑卫﹑陈﹑蔡﹑曹﹑郑﹑燕十二诸侯国。《史记.十二诸侯年表》中记共和元年(公元前841年)到周敬王四十三年(公元前477年)间周﹑吴与十二国的纪年及大事。因周为天子,吴到春秋后期才兴起,故周吴不在十二诸侯之列。 2.指战国时梁﹑楚﹑齐﹑赵﹑韩﹑鲁﹑卫﹑曹﹑宋﹑郑﹑陈﹑许十二国的君主。 3.泛指各诸侯国。

繁体十二諸侯

拼音shí èr zhū hóu

注音ㄕㄧˊ ㄦˋ ㄓㄨ ㄏㄡˊ

词语解释

  • 春秋十二诸侯国。
    1. 战国十二国的君主。
      1. 泛指各诸侯国。

        网络解释

        • 十二诸侯
          1. 十二诸侯,春秋时期鲁、齐、 晋、 秦、楚 、宋、卫、陈、蔡、曹、郑、燕十二个诸侯国。

    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