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二十六史在词典中的解释
èrshíliùshǐ

二十六史

二十六史读音为 èr shí liù shǐ。意思是:“二十五史”加《清史稿》的合称。

拼音èr shí liù shǐ

注音ㄦˋ ㄕㄧˊ ㄌㄧㄨˋ ㄕㄧˇ

词语解释

  • “二十五史”加《清史稿》的合称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二十六史
      1.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。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(前2550年),止於明朝崇祯十七年(1644年),计3213卷,约4000万字,用统一的有本纪、列传的纪传体编写。1921年,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《新元史》列入正史,与「二十四史」合称为「二十五史」。但也有人不将《新元史》列入,而改将《清史稿》列为二十五史之一。或者,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,则形成了「二十六史」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