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上党梆子在词典中的解释
shàngdǎngbāngzi

上党梆子

上党梆子读音为 shàng dǎng bāng zi。意思是: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流行于该省东南部(古上党郡)地区。

繁体上黨梆子

拼音shàng dǎng bāng zi

注音

词语解释

  •  亦称“上党宫调”。戏曲剧种。流行于山西东南部古上党地区,所用腔调除梆子腔外,也包括罗罗腔、昆腔、皮黄、赚戏等,音调高亢。演出剧目以梆子戏最多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上党梆子
      1. 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,流行于山西省东南部。享有同蒲剧、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,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。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,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,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。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,兼唱昆曲、皮黄、罗罗腔、卷戏,俗称“昆梆罗卷黄”。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