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三秦在词典中的解释
sānqín

三秦

三秦读音为 sān qín。意思是:项羽破秦以后,三分关中,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、司马欣为塞王、董翳为翟王,谓之“三秦”。后用以称关中、陕西一带。见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。

拼音sān qín

注音ㄙㄢ ㄑㄧㄣˊ

词语解释

  • [central Shanxi plain]指关中地区。项羽破秦入关,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、司马欣、董翳,因称关中为三秦
    1. 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

网络解释

  • 三秦 (地理名词)
    1. 关中一带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发源地。公元前207年,秦王子婴降于刘邦,后被项羽杀,焚秦宫室。
    2. 项羽自立西楚霸王,王梁、楚地九郡,都彭城。背约“先入关中者王”,更立刘邦为汉王,封巴、蜀、汉中四十一县,都南郑,继而三分关中,立秦三将:章邯为雍王、董翳为翟王、司马欣为塞王。这就是“三秦”的由来。刘邦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后,关中被分为三个郡:京兆、左冯(ping)翊、右扶风。现将中国陕西的陕南,陕北,关中并称“三秦”。“三秦”的称谓产生后,历史上也有人将它作为政权名称。

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