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三后在词典中的解释
sānhòu

三后

三后读音为 sān hòu。意思是:1.三个君主或诸侯。古代天子﹑诸侯皆称后。

繁体三後

拼音sān hòu

注音ㄙㄢ ㄏㄡˋ

词语解释

  • 1.三个君主或诸侯。古代天子﹑诸侯皆称后。(1)指禹﹑汤﹑文王。《楚辞.离骚》:昔三后之纯粹兮,固众芳之所在。王逸注:后,君也,谓禹汤文王也。(2)指太王﹑王季﹑文王。《诗.大雅.下武》:三后在天,王配于京。毛传:三后,大王王季文王也。(3)指虞﹑夏﹑商三代的君主。《左传.昭公三十二年》:三后之姓,于今为庶。杜预注:三后,虞﹑夏﹑商。(4)指禹﹑契﹑后稷。《淮南子.人间训》:古者沟防不修,水为民害,禹凿龙门,辟伊阙,平治水土,使民得陆处;百姓不亲,五品不慎,契教以君臣之义﹑父子之亲﹑夫妻之辨﹑长幼之序;田野不修,民食不足,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,粪土种谷,令百姓家给人足。故三后之后,无不王者,有阴德也。2.(5)指周公﹑君陈﹑毕公。《书.毕命》:惟周公克慎厥始,惟君陈克和厥中,惟公(毕公)克成厥终。三后协心,同底于道。(6)指伯夷﹑禹﹑后稷。《书.吕刑》:乃命三后,恤功于民。伯夷降典,折民惟刑;禹平水土,主名山川;稷降播种,农植嘉谷。(7)指夏桀﹑殷辛﹑周幽王。《文选.王延寿<鲁灵光殿赋>》:下及三后,媱妃乱主。张载注:三后,夏﹑殷﹑周也。刘良注:三后,桀﹑纣﹑幽王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三后
      1. 三后,三个君主或诸侯。古代天子﹑诸侯皆称后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