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吧>汉语词典>三九在词典中的解释
sānjiǔ

三九

三九读音为 sān jiǔ。意思是: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。约在每年1月9-17日,正值“小寒”和“大寒”之间。此时冷空气经常南下,中国的气温降至全年最低。

拼音sān jiǔ

注音ㄙㄢ ㄐㄧㄨˇ

反义词三伏 

词语解释

  • 指三公九卿。
    1. 指韭葅、生韭等三种韭菜。“九”为“韭”的谐音。喻清贫。
      1. 即三九天。
        1. 三九相乘,谓二十七。

          网络解释

          • 三九
            1. 中国传统农历年中的某一时段,也称“三九天”。中国俗语有“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”之说法。与三九对应的是三伏。“三九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“九天”,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。“冬至后第三个第九天”是指“三九九”,也是“三九”和“四九”相交之日,并非“三九”,即“三九”是九天而非一天。 人们说:“数九寒天,冷在三九”。“三九”一般出现在冬至到惊蛰。

          词语用法